2016-01-29

名詞解釋


1.蝴蝶效應(Butterfly Effect):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·洛倫茨(Edward Lorenz)於1970年代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,當時他舉例亞馬遜雨林的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,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
後世人將「蝴蝶效應」引用指在一個動態系統中,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,經過不斷放大也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巨大連鎖反應,對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


2、煮蛙效應(Boiling Frog):「煮蛙效應」原意即是把隻青蛙,直接放進熱水鍋裡,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,就會迅速跳出鍋外
但如把青蛙放進個冷水鍋裡,再慢慢地加溫,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,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。青蛙被煮死了,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,它已經來不及、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

「煮蛙效應」意指一些突發的巨變事件,往往反而容易引起世人的警覺,而當世人自我感覺良好,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,沒能清醒察覺到的那些事物,才是真正致命、無可挽回的


3.鱷魚法則(Alligator Principle ):這是美國投資界一個簡單的基本交易法則,該法則的原意是,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,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,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手

你愈掙扎,就被鱷魚咬住得越多,最後整個人都會被鱷魚給吃掉,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,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支腳

因而若將「鱷魚法則」用在股市投資中,就是指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,背離了市場大盤的走向,就必須立即執行停損,不得有任何的延誤,不得心存絲毫的僥倖,否則將全盤皆輸,甚至落得傾家蕩產

3.羊群效應(Effect of Sheep Flock):又稱為「羊群行為」(Herd Behavior),指只當領頭羊往哪裡走,後面的羊群就跟著往哪裡走的現象,但近年研究發現,羊群並非單純只是呆呆從眾,而是基於求生存的自私心理,每隻羊都想走到羊群的中間,以減少自己被吃掉、攻擊的風險

「羊群效應」用在人類身上,俗稱「從眾效應」或「跟尾狗效應」,又被稱為「樂隊花車效應」(Bandwagon effect),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動的影響,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
個人自己不作出決定,只要跳上樂隊花車,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,又不用走路,也因此英文片語「jumping on the bandwagon」(跳上樂隊花車)就代表「進入主流」


5.刺猬困境(Hedgehog's Dilemma):「刺蝟困境」是十九世紀的著名德國哲學家亞瑟·叔本華(Arthur Schopenhauer,1788-1860)所提出,他用一個動物的寓言故事,來類比人們在建立人際關係時的一個情境

一群刺蝟在寒冷的天會想要靠近彼此取暖,但是當二隻刺蝟碰在一起時,又會被彼此的刺所刺傷,因此彼此又需保持段安全距離,雖然雙方都想保持個親近的關係

叔本華及佛洛依德都有用此故事,來描述他們對於「人和他人建立人際關係」的看法。儘管是出基於好意,但人和人的親密關係,常會伴隨些對彼此的傷害,而造成心理距離


6.手錶定律(Watch Law):又稱為「兩隻手錶定律」、「矛盾選擇定律」,當只有一隻塊手錶,可以知道時間;擁有兩隻或者兩隻以上的手錶,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,反而會製造混亂,會讓看錶的人,失去對準確判斷時間的信心,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

「手錶定律」深層含義,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持有,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,否則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將陷入混亂

「手錶定律」用在企業管理方面,則指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,不能同時採兩種不同的做法,也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,甚至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,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


7.破窗效應(Broken Windows Theory):這是犯罪學裡的一個理論,由詹姆士·威爾遜及喬治·凱林(George L. Kelling)於1982年提出

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,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,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。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,如果發現無人居住,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

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,如果無人清理,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,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

因此「破窗理論」論及環境中的不良現象,如果被放任存在,就會誘使人們仿傚,甚至變本加厲,因而強調著力打擊輕微罪行,有助減少更嚴重罪案,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


8.帕雷托法則(Pareto Principle),也稱為「二八定律」,或80/20法則,是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·帕雷托(Vilfredo Federico Damaso Pareto,1848-1923)在1906年提出,指在眾多現象中,80%的結果,取決於20%的原因,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世人廣泛應用


9.木桶效應(Buckets Effect):亦稱水桶原理(Cannikin Law),又稱短板理論,是指想讓個水桶盛滿水,就必須使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,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,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,那麼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

也就是說,一個水桶能盛多少水,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,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,故此理論也可稱為「短板效應」

在管理學上,「木桶效應」是指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,是由最不利因素來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。正如,一件產品品質的高低,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差的零部件,而不是取決於那個品質最好的零部件

同樣,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高低,則不是取決於組織裡最優秀分子的素質,而是取決於組織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質


10.泡菜效應(Kimchi Effect):指同樣的蔬菜,在不同的水中浸泡過一段時間後,若將它們分開煮,其味道是不一樣的

根據這個原理可知,人在不同的環境裡,由於長期耳濡目染,其性格、氣質、素質和思維的方式等方面,都會有明顯的差別

這正如中國人常說的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“泡菜效應”揭示:環境,對人的成長,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


11.霍桑效應(Hawthorne Effect):是心理學上的一種「實驗者效應」,是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,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

「霍桑效應」因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心理學教授埃爾頓·梅奧(George Elton Mayo),於1927年至1932年期間,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在西方電器公司(Western Electric)位於伊利諾州的霍桑工廠(Hawthorne Works)進行一系列心理學實驗而得名


12.蓮花效應(Lotus Effect ):也稱作「荷葉效應」,蓮葉的微觀結構和表面化學意味著不會被水弄濕;水滴在葉片表面就如水銀一般,並且可以帶走污泥、小昆蟲及污染物

植物學家於1970年代研究蓮葉表面,發現這一自我清潔功能,而稱之為“蓮花效應”,此效應主要是指:蓮葉表面具有超疏水(superhydrophobicity),以及自潔(self-cleaning)的特性


13.近因效應(Recency Effect):與 Primacy Effect「首因效應」相反,是指在「多種刺激於一次出現」的時候,印象的形成,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

即交往過程中,我們對他人最近、最新的認識,佔了主體地位,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,因此,也稱為「新穎效應」

多年不見的朋友,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,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;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,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,卻大概只能說上兩、三條,這也是一種「近因效應」的表現,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,這兩種現像很常見


14.暈輪效應(Halo Effect):又稱「光環效應」,屬於心理學範疇,「暈輪效應」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,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,然後再從這個判斷,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

如果認知對像,被標明是"好"的,他就會被"好"的光圈籠罩著,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,;如果認知對像被標明是"壞"的,他就會被"壞"的光圈籠罩著,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


15.蘑菇效應(Mushroom Effect):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,得不到陽光、也沒有肥料,自生自滅,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,才會開始被人關注,可此時它自己已能夠接受陽光了,人們將這種初起時未獲該有之關照的現象,稱之為「蘑菇效應」


16.鯊魚效應(Sharks effect):魚在水中游動,需不斷調節沉浮,而魚身上有個儲氣的鰾,需要上浮時鰾膨脹,需要下沉時鰾收縮,所以才能沉浮非常自如

但同樣是水中生物,鯊魚卻沒有鰾,為了能夠沉浮,它就只能依靠肌肉的運動,由於重心的作用,只要它停止游弋,身子就會迅速下沉,所以鯊魚要上浮時,只能依靠肌肉不停息地游弋

對於魚來說,沒有鰾是很不幸的,然而正是由於這一先天的不足,才成就了鯊魚的“海洋霸主”地位,因鯊魚不停息地游弋,使自己的身體異常強壯,從而成為凶猛的“水中殺手”,其他有鰾的魚類,生存條件可謂得天獨厚,卻無一例外地成為鯊魚的獵物

人們將這種因原本的弱點缺陷,意外變成獨特利基的現象,稱之為「鯊魚效應」


17.鯰魚效應(Catfish Effect):傳說挪威市場上,活沙丁魚的價格,比速凍的死魚高出許多,所以,漁民出海時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,讓捕獲的沙丁魚能活著回到漁港,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,絕大部分捕獲的沙丁魚,還是在返航中途因窒息而死亡

但當中卻有一條漁船,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,這位船長更是嚴格保守讓於魚活著返港的秘密,直到這位船長去世,長久以來謎底才被揭開

原來這位船長,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,放進了一條鯰魚.鯰魚進入魚槽後,由於對環境陌生,便開始四處遊動

被捕獲的沙丁魚,見了鯰魚後當然十分緊張,求活命的本能,讓沙丁魚四處亂竄躲避,因而當漁船返抵港口,仍可見到一條條活蹦亂跳的沙丁魚

「鯰魚效應」即是是指,在個特定環境裡,透過引入強者,來激發周遭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,然而這效應卻飽受世人懷疑,認為它與「老鷹重生」那般,都是沒有依據的唬爛理論


「老鷹的重生」( rebirth of the eagle)稱,老鷹活到四十歲時,喙、爪子、羽毛都已經老化,這時它必須飛到懸崖上,用岩石把喙敲掉、把指甲拔掉,讓喙、爪子重新長出…

老鷹需歷經五個月的折磨後,才得以重新飛翔,但經這樣的蛻變,它可再活個三十年

沒有留言: